影响因子为1.5,自引率13.3%,《NEW GENETICS AND SOCIETY》投稿全解析

时间:2025-11-18 14:37:44 | 来源:佩普学术官网 | 浏览:385
点击查看最新期刊信息  >

《New Genetics and Society》创刊于1983年是由Routledge出版的国际SSCI期刊,属于生物科学与社会学交叉领域‌,2025年影响因子1.5,JCR社会学Q3,中科院SSCI 4区,不在预警名单。年发文量约25–30篇,审稿严谨但对中国学者友好,适合社会学、科技伦理、公共卫生政策方向研究者投稿。

《New Genetics and Society》期刊封面

查看期刊详细指标入口:https://www.peipusci.com/sci/5160.html
官网网址:http://www.tandfonline.com/toc/cngs20/current#.U1Yb-D-S

 

1.审稿流程全解析

步骤 核心内容 平均时长 作者该做什么
1. 投稿提交 通过 ScholarOne 系统上传 即时 使用官网模板,PDF+可编辑稿双传
2. 编辑初审 主编判断是否符合社科定位、主题契合度 7–10天 确保标题/摘要不含“临床”“治疗”“疗效”等误导词
3. 送外审 邀请 2位国际审稿人(通常为STS、社会学、生物伦理学者) 初审通过后启动 可建议回避审稿人(如学术对手),但勿滥用
4. 外审评审 审稿人评估理论深度、方法适切性、社会意义 6–8周(社科类较慢) 耐心等待,此阶段勿催
5. 一审意见返回 编辑汇总意见,决定:拒稿 / 小修 / 大修 1–2周 精读每条意见,区分“事实错误”与“观点分歧”
6. 返修 提交修改稿 + 逐点回复信(Point-by-point response) 小修:4–6周;大修:8–10周 成败关键期!回复质量决定命运
7. 再审 原审稿人复审或编辑终审 2–3周 确保所有修改清晰可见(用Track Changes)
8. 最终决定 接收 / 拒稿 再审后1周内 录用后配合校样即可

 

2.影响因子

《NEW GENETICS AND SOCIETY》2025年最新影响因子(基于Clarivate 2024年JCR发布):1.5分左右 5年影响因子:1.8

期刊影响因子

3.自引率

2024-2025 年度自引率:13.3%,自引率处于学术安全范围内(<15% 警戒线),且较历史峰值已有明显下降,暂时从 "自引过高被预警" 风险区域跳出。

期刊自引率

 

4.发文量

《NEW GENETICS AND SOCIETY》年发文量:11篇/年  年发文量:7-11 篇(近三年平均值)

期刊发文量

 

5.数据库收录情况

数据库 是否收录 备注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SSCI) ✅ 是 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计入SSCI
Scopus ✅ 是 CiteScore 2024 = 2.1,SJR = 0.45(Sociology and Political Science 类 Q2)
EBSCOhost ✅ 是 社会科学全文数据库收录
ProQuest ✅ 是
CNKI / 万方 部分收录 中文数据库偶有转载,但非主要传播渠道

 

6.收录方向

①基因检测、直接面向消费者基因服务(DTC)的社会影响
②精准医学中的身份、责任与不平等
③CRISPR、基因编辑的伦理与治理
④国家基因数据库与公民权利(如UK Biobank、中国人群队列)
⑤生殖技术(PGT、线粒体替代)的家庭与性别政治
⑥罕见病倡导运动与生物公民(biocitizenship)
⑦种族、族群与基因组学的话语建构

期刊范围

 

 

7.审稿人偏好和建议

①‌跨学科属性优先:偏好 “遗传学技术 + 社会维度” 的交叉研究,排斥纯遗传学技术描述或纯社会理论探讨,无交叉点直接拒稿
建议:引言部分明确 “技术落地的社会场景”(如临床应用、公共卫生政策),讨论部分关联社会学 / 伦理学理论(如生命伦理学、科技社会学框架)。


②社会价值导向:强调研究对政策制定、公众认知或伦理规范的实际意义,不接受 “无现实应用场景” 的纯理论研究
建议:新增 “社会启示” 小节,说明研究如何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如 “为基因检测的知情同意制度优化提供参考”)。


③伦理合规严谨:对涉及人体遗传数据、基因技术应用的研究,伦理审查和隐私保护要求极高
建议:方法学部分单列 “伦理声明”,注明遗传数据获取的伦理批件编号、数据脱敏措施(如匿名化处理样本编号)。


④论证逻辑清晰:要求研究问题明确、方法适配、结论有数据 / 文献支撑,避免逻辑断层
建议:用 “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分析过程→结论” 的线性结构,每个部分用小标题分隔,关键结论附文献或实证数据佐证。


⑤语言规范通顺:不苛求母语水平,但需专业术语准确、语句逻辑连贯,避免语法错误影响理解
建议:非英语母语作者投稿前找学术润色机构(如 Routledge Editing Services)润色,重点核查遗传学术语(如 “CRISPR-Cas9”“genetic screening”)和社会学术语的规范使用。

 

8.常见退稿原因和避坑动作

排名 退稿原因 避坑具体动作
1 不符合期刊收录范围(如投了纯医学、遗传学、临床研究) ✅ 投稿前精读官网“Aims & Scope”:只收社会科学视角下对基因技术、精准医学、生殖科技、DNA数据库、基因编辑等的社会、伦理、政策分析。任何含“患者疗效”“基因突变频率”的稿件直接拒!
2 缺乏理论深度,仅做现象描述 ✅ 在讨论部分加入:“本研究呼应/挑战了XXX(2020)关于生物权力的论述…”;引用近3年NGS或BioSocietiesScience, Technology & Human Values等期刊文献。
3 方法论模糊或不自洽 ✅ 质性研究需说明:抽样策略(如目的性抽样)、资料饱和判断、编码过程(如使用NVivo版本)、研究者反身性(reflexivity)。
4 未体现“新”(new) ✅ 标题或摘要中突出“新兴技术”(如polygenic scores、direct-to-consumer genomics、CRISPR babies)或“新社会情境”(如疫情后基因监测、AI+基因数据)。
5 语言逻辑混乱,概念不清 ✅ 请社会学背景同事通读;避免混用“gene”“DNA”“genome”等术语;关键概念首次出现时加定义。

 

9.修改意见回复模板

①小修典型意见 & 回复思路
1) 意见:“请更清晰地区分‘genetic essentialism’与‘biological determinism’。”
2) 回复模板:“感谢审稿人指正。我们已在第X页第Y段补充对两个概念的辨析,并引用Nelkin & Lindee (1995) 和 Dar-Nimrod & Heine (2011) 的界定,明确本文使用‘genetic essentialism’指代……”

 

②大修典型意见 & 回复思路
1) 意见:“论文未充分讨论研究的伦理立场,尤其涉及弱势群体基因数据。”
2) 回复模板:“衷心感谢这一深刻提醒。我们已在Methodology部分新增‘Ethical Reflexivity’小节(第Z页),说明研究团队如何通过社区协商、匿名化处理及数据主权声明来回应权力不平等问题,并引用Benjamin (2019) 的‘新吉姆算法’框架进行反思。”

 

10.网友真实评价

分享一:“我们系评职称认SSCI就行,NGS虽IF 1.5,但编辑和审稿人都是领域内熟面孔,认可度高。”


分享二:“两位审稿人一位是英国STS教授,一位是北欧生物伦理学者,意见直指理论薄弱点,还推荐了关键文献,修改后论文脱胎换骨。”


分享三:“第一次投被拒,但编辑回信详细说明‘缺乏对Foucault治理术的运用’,按建议重写后转投成功。”


分享四:“如果你只剩3个月要交成果,别选NGS;但如果你有半年以上,它是最稳妥的专业选择。”

 

11.暖心建议(投稿前必查)

①研究问题属于:基因技术的社会影响 / 伦理争议 / 政策治理 / 文化建构?
②无任何临床、医学、生物学机制内容?
③已引用至少3篇近5年NGS文章?
④理论框架明确(Foucault? Feminist STS? Governmentality?)?
⑤方法部分说明了研究者立场与伦理反思?
⑥标题/摘要中包含“society”“ethics”“governance”“discourse”等关键词?
⑦Cover Letter 强调:“本研究回应了NGS对新兴基因技术社会维度的关注”?

期刊审稿人

相关文章推荐

相关期刊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