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佩为大家重磅推荐《Internet Interventions-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Mental and Behavioural Health》,属于数字健康与心理行为健康交叉领域权威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4.1+中科院2区+JCR Q1+0版面费等优点,吸引越来越多中国学者投稿。今天就带大家全面拆解这本高成长性宝藏期刊!

查看期刊详细指标入口:https://www.peipusci.com/sci/15444.html
官网网址:https://www.sciencedirect.com/browse/journals-and-books/
ISSN:2214-7829(电子版)
出版商:Elsevier B.V.
出版国家:Netherlands(荷兰)
创刊时间:2014年
出版频率:连续出版(文章录用后即时在线发表)
影响因子(2024 JCR):4.1
JCR分区:Psychology, Clinical — Q1;Health Care Sciences & Services — Q1
中科院分区:医学大类 2区(精神病学小类同为2区)
是否OA:是(混合型,可选开放获取)
年发文量:80–100篇
审稿周期:4–8周
国人占比:6.12%(逐年上升)
自引率:7.3%(健康水平)
是否预警:否
①影响因子
《Internet Interventions-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Mental and Behavioural Health》影响因子:4.1左右(2024-2025年数据),近五年影响因子 (稳定性良好)。

②分区
2024-2025年《Internet Interventions-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Mental and Behavioural Health》医学大类:2区 卫生保健与服务/精神病学/心理学:临床/医学:信息小类:2区, 近三年分区保持稳定,无大幅波动。

③发文量
2024-2025年《Internet Interventions-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Mental and Behavioural Health》发文量87篇,近5年发文量稳定在50–100篇之间。

④国人发文量
2024-2025年《Internet Interventions-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Mental and Behavioural Health》国人发文量5篇,占比6.12%,主要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科院心理所等机构;

①**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CIE) — Clarivate
②Scopus — Elsevier
③**PubMed Central **(PMC)(部分文章)
④Embase
⑤PsycINFO
⑥DOAJ(若选择OA)
①基于网络、移动App、VR、聊天机器人或AI的心理干预(如在线CBT、正念训练、暴露疗法)
②数字干预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真实世界有效性研究、成本效益分析
③用户参与度、依从性、脱落预测及提升策略
④被动数据监测(如通过手机传感器识别情绪波动)与数字表型研究
⑤远程心理服务在青少年、老年人、农村或低收入人群中的可及性与公平性
⑥数字干预的伦理、隐私保护、监管与实施科学
稿件类型包括:原创研究、系统综述、方法学论文、简报、评论及高质量试点研究(需具创新性)。不接受纯技术开发无用户测试或临床验证的文章。
①平均一审时间:4–8周
②初审(编辑评估):通常在3–7天内完成,判断主题是否契合“数字心理健康”范畴;
③外审(同行评审):一般送2–3位专家,耗时3–6周;
④决策通知:多数作者在6周左右收到一审意见(小修/大修/拒稿)。
返修后处理:
①小修稿件通常由编辑直接决定,1–2周内接收;
②大修若按意见认真修改,复审周期约2–4周。
①选择传统订阅模式:无任何费用,文章发表后仅对机构订阅用户可见;
②选择开放获取(Gold OA):需支付 USD3190,文章立即全球免费阅读,采用 CC BY 4.0 许可。

期刊主编为Prof. Heleen Riper(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她是欧洲数字心理健康领域的奠基人之一,主导多项欧盟大型eHealth项目。编委会成员包括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地的顶尖学者,如:
Prof. Helen Christensen(澳大利亚国立大学,Black Dog Institute所长)
Prof. Gerhard Andersson(瑞典林雪平大学,互联网CBT先驱)
Dr. John Torous(美国哈佛医学院,数字精神医学领军人物)
强大的国际编委阵容确保了期刊在科学严谨性与前沿视野上的双重权威。
分享一:“投了一篇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焦虑干预RCT,6周返回一审意见,两位审稿人都来自eHealth领域,提的问题非常精准,比如‘如何解释低使用率与高疗效的矛盾?’ 修改后直接接收。”(浙江大学博士生,2024)
分享二:“我们做了混合方法研究(量化+用户访谈),编辑说这正是他们想推动的方向——不仅看效果,更关注‘为什么有效’和‘谁在用’。”(荷兰某大学博士后)
分享三:“英文不是母语,但语言问题只被轻描淡写提了一句,重点全在科学逻辑上。对比某些老牌心理学期刊动辄因语言拒稿,这里太友好了。”(华中科技大学团队)
分享四:“我们没选OA,一分钱没花,文章照样被SCIE收录,单位职称评审完全认可。这种良心期刊现在不多了。”(国内三甲医院心理科医师)
分享五:“审稿人明显读过我们引用的Gerhard Andersson和Helen Christensen的文献,说明编委会把关严,不是随便拉人审稿。”(澳大利亚研究者)
分享六:“审稿人要求补用户参与热力图、干预流程CONSORT图,还建议用RE-AIM框架讨论实施潜力——对临床背景作者有点挑战。”(公共卫生方向投稿者)
综上所述:《Internet Interventions-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Mental and Behavioural Health》以影响因子4+,审稿周期快速4-8周,低自引率(7.3%),对国人友好等优势,成为中国学者的“宝藏期刊”,小佩推荐给心理科技相关研究科研人员/临床医生群体,有兴趣绝对值得一试!
相关文章推荐
相关期刊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