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genital Anomalies》是日本畸形学会官方期刊,其核心方向聚焦先天畸形的流行病学、遗传学及临床诊疗等应用研究。该期刊最新影响因子1.6,年发文量25篇,中科院4区,不在预警名单中,中国发文量0篇,占比0%,对中国学者不友好。

查看期刊详细指标入口:https://www.peipusci.com/sci/1500.html
官网网址: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17414520?journalRedirectCheck=true
《CONGENITAL ANOMALIES》期刊从2020-2025年影响因子走势::1.409 → 1.474 → 1.3 → 1.3 → 1.6,稳定性较强。

《CONGENITAL ANOMALIES》2025年中科院分区:儿科学4区、医学4区的安全SCI期刊。

《CONGENITAL ANOMALIES》发文量2020-2025年(47→30→26→24→25,年均仅 32.4 篇)与中国学者 0% 的发文占比,数据显示对中国学者不友好。

2020-2025年《Journal of Trauma Nursing》未被列入任何官方或主流机构的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属于安全、可放心投稿的SCI期刊。

①人类先天畸形表型描述与分类(尤其罕见综合征,需符合国际命名);
②致畸机制研究(药物、环境、感染等动物模型或体外实验);
③胚胎发育异常的遗传基础(家系分析、CNV、单基因突变验证);
④出生缺陷流行病学(基于国家级登记系统,如日本JMDB、美国MACDP);
⑤产前超声/影像与畸形关联(需病理或出生后验证)。
不接受范围:
①非先天畸形的泛儿科研究(如普通儿科常见病护理)、缺乏原始数据的纯理论探讨、低创新性的重复研究、与畸形发育无关的基础医学研究。
| 维度 | Congenital Anomalies | 同分区发育/遗传期刊(如 Birth Defects Research,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 |
|---|---|---|
| IF稳定性 | ✅ 极高(1.3–1.6,波动<0.2) | ⚠️ 多数稳定,但部分有小幅波动 |
| 中国友好度 | ❌ ≈0%,生态错配 | ✅ AJMG 中国占比>10%,接受全球家系研究 |
| 区域属性 | ✅ 日本出生缺陷权威平台 | ⚠️ 更国际化 |
| 毕业安全性 | 中(IF=1.6,Q3边缘) | 中高(IF 1.8–2.2,Q3为主) |
总审稿周期(投稿至录用):通常为 3–5 个月;
版面费;0元!不收取任何费用
①日本及东亚地区从事出生缺陷研究的科研人员
②国际罕见病与发育异常研究者(含欧美)
③致畸机制与发育毒理实验研究者
④临床遗传科或胎儿医学专家(需国际合作背书)
不合适人群;
①中国单中心临床医生
②中医药或民族药致畸/保胎研究者
③无英文写作或国际发表经验者
投稿经验一:
“做胎儿结构异常或染色体微缺失综合征的研究,投其他综合期刊常被说‘太专科’,但Congenital Anomalies编辑一眼就懂价值。”—— 产前诊断小研(2024年)
投稿经验二:
“主编是日本学者,但近年明显增加中国稿件比例。我投了一篇22q11.2缺失综合征的临床表型分析,一审小修就接收了。”—— 匿名回答(2025年3月)
投稿经验三:
“投稿→外审:3周;返修→接收:2周;Online First上线:录用后3周内。赶上了年底职称材料提交。”—— 护理/医学板块(2025年1月)
投稿经验四:
“学校科研处把它归为‘D类期刊’,算0.6篇。但如果单位只看‘有无SCI’,它完全够用。”—— 遗传咨询师(2025)
投稿经验五:
“第一次投只写了产前超声发现,被拒;第二次加入产后随访、多学科管理建议和遗传咨询要点,成功接收。”—— 多位用户共同经验
综上所述:《CONGENITAL ANOMALIES》核心收录先天畸形病因、产前诊断、流行病学等研究,偏好原创临床 / 实验数据。虽然有被SCIE 期刊收录、无降级风险、收录稳定等优点,但是对中国学者不友好,从中国学者发文量0篇可以看出来,因此该期刊只有国际合作的学者,不推荐国内学者投稿。
相关文章推荐
相关期刊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