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a Vitae中科院四区,JCRQ4,未被预警,影响因子0.6,审稿流程快速

时间:2025-08-05 10:27:50 | 来源:佩普学术官网 | 浏览:837

医学江湖的 “侠士” 们看过来!不管你是在手术室当 “生命操盘手”,刀起刀落救危急;还是在实验室扮 “微观侦探”,扒开细胞分子找疾病 “破绽”;又或是在社区当 “健康卫士”,唠唠叨叨守护居民安康 —— 这些超酷的医学故事,别只在科室 / 实验室 / 社区内部 “悄悄秀” 呀!

Signa Vitae就是你的 “医学故事扩音器”!想晒一晒自己搞出的 “疑难病症通关秘籍”?想秀一秀实验室里挖到的 “治病新线索”?甚至想分享社区健康管理的 “脑洞妙招”?统统丢过来!

严格评审帮你 “质检”,让你的医学脑洞有理有据;数据库 “全网广播”,全球同行都能给你 “666”!别藏着掖着啦,把你的医学高光时刻写成 “江湖传说”,甩给Signa Vitae,和全世界医学大佬组队 “搞事情”,让每一份对生命的执着,都能在这 “搞事情”!

期刊简介

Signa Vitae是一份跨学科的医学期刊, 该期刊由意大利的 Il Cerchio Scientifico Medico Srl 出版发行。

 

期刊名:Signa Vitae

影响因子:0.6

实时影响因子:0.634

五年影响因子:0.6

中科院分区:四区

JCR分区:Q4

自引率:0.00%

年发文量:179

期刊索引

期刊指标

●影响因子

期刊 2024 - 2025 年影响因子数据,值为 0.6 。从 2015 - 2016 年到 2024 - 2025 年, 影响因子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 2022 - 2023 年前后达到峰值后回落 。

●分区

在中科院 SCI 期刊分区中,在 2022 年 12 月旧升级版、2023 年 12 月升级版以及 2025 年 3 月最新升级版中,大类学科医学和小类学科护理均为 4 区 ,且均不属于 Top 期刊和综述期刊 。说明该期刊在国内分区体系中的位置稳定,但分区等级较低,影响力有限 。

 

JCR分区:wos分区属于Q4区。按 JIF 指标,学科为 EMERGENCY MEDICINE(急诊医学 ),收录子集 SCIE,JIF 分区 Q4、排名 47/56、百分位 17% ;按 JCI 指标,学科同前,收录子集 SCIE,JCI 分区 Q3、排名 41/56、百分位 27.68% 。

●自引率

自引率:期刊 2024 - 2025 年自引率数据,值为 0% ,呈现出波动变化趋势。

●预警情况

期刊均未在预警名单当中。

 

收稿范围和类型

该刊收稿的范围:重点介绍这些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和预后、疾病病因学、病理生理学和分子机制、医疗保健、医务人员健康、设施和设备、教学和培训、组织与管理、信息与技术、药物应用等。

文章类型:原创研究、回顾、小评论、系统评价、简讯、病理报告、给编辑的信、快速报道、综述、社论、会议报告等。

年发文及国人占比

年发文量:期刊 2024 - 2025 年的年发文量数据,值为 179 篇 。从 2015 - 2016 年到 2024 - 2025 年,发文量有明显波动,2021 - 2022 年达高峰后回落,2023 - 2025 年又呈上升趋势 。

 

审稿周期和录取率

随机从官网挑选了三篇文章,最快接受时间为20天,最慢接受时间为1个月。

第一篇,接收时间2025.2.14,接受时间2025.2.28

第二篇,接收时间2025.4.09,接受时间2025.5.22

第三篇,接收时间2025.5.15,接受时间2025.6.23

 

期刊版面费

根据官网显示,开放获取,版面费1500美元,约合人民币1.05万元。

 

经验分享

学者1:这篇杂志“final review”是什么意思,一般这个状态会持续多久啊。

学者2:我投的论文第一轮翻修后,没再给审回意见,状态直接变成“final review”,现在一周了还没结果,怎么回事啊。。。

学者3:又中一篇,速度很快,编辑秒回

学者4:审稿速度:2.0 | 投稿命中率:50.0偏重的研究方向:疼痛;急重症;麻醉和围术期经验分享:还可以,速度挺快

学者5:审稿速度:3.0经验分享:signa vitae效率还可以,主要收麻醉、重症监护和急诊方向的文章。投稿后不到一周就接到了杂志社返修,之后的修改都还蛮顺畅的,提出的问题杂志社基本上都是当天回复的。就是最后润色花费的时间感觉有些长,总得来说还可以。

 

期刊总结

该期刊2024 - 2025 年的年发文量为 179 篇 ,在同类型期刊中,这样的发文数量为作者提供了相对较多的发表机会。2024 - 2025 年自引率为 0% ,这表明期刊文章的引用几乎全部来自于外部其他学术成果,能有效避免因过高自引率引发的学术质疑,体现出期刊引用数据的客观性和文章学术价值的可信度。但是,2024 - 2025 年影响因子仅为 0.6 ,与一些高影响力的医学期刊相比,处于较低水平。较低的影响因子可能意味着期刊在学术界的关注度和文章的被引用频率相对有限, 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作者研究成果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

相关领域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