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engineering & Translational Medicine在JCR分区中处于Q1行列,在领域内认可度较高。从审稿流程来看,该期刊初审阶段耗时约11天,能较快给予作者首轮反馈;整体审稿全周期大概4个月,从稿件提交到最终完成处理的时间相对明确。
Bioengineering & Translational Medicine是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 (AIChE) 的一本享有盛誉的完全开放获取期刊,研究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如何影响临床实践和商业医疗保健产品。
期刊名:Bioengineering & Translational Medicine
影响因子:5.7
实时影响因子:5.592
五年影响因子:7.3
中科院分区:3区
自引率:1.8%
年发文量:91
●影响因子
期刊最新影响因子5.7,实时影响因子5.592,之前涨得很快,实力不错,最近开始有所回落。
●分区
从大类学科看,该期刊处于医学2区;细分到小类-工程生物医学,其位于3区,在行业中能让人注意到,有存在感。
JCR 相关数据表明,此期刊位列Q1区,排名是22,多数研究者的投稿需求都能满足。
●自引率:多年间,期刊自引率稳定处于12%以下,2024 年时自引率是1.8%,不用担心出问题,期刊数据都很靠谱。
●预警情况:2020年到2025年,期刊未出现在预警名单中。
该刊收稿的范围,包括:药、药物发现和开发、组织工程、基于化学工程的生物工艺、合成生物学、生物传感器、类器官和器官模拟系统、干细胞疗法、基因疗法、免疫疗法、患者靶向治疗、医疗器械、再生医学、种植体/患者界面、化合物/材料、纳米生物学、计算建模、生物信息学。
文章类型:原创研究报告、评论和简短的通讯。
●历年发文:近年来,该期刊收文数量稍有下降,2024 年,其收文量为91篇,这个期刊收录的文章数量有限。
从 WOS 统计数据可知,发文量排名前 5 的机构当中,中科院发文19篇,位居第二。上海交通大学发文15篇,位居第三。
近三年,中国地区的发文量第1,为176篇,中国学者投稿有很大优势。
根据官网数据,初审为11天,提交到接受为132天,接受到出版为24天,整个周期在4个月左右。期刊录取率为21%。
近期出版的3篇文章,平均4个月录用。具体时间如下:
第一篇:提交4月2日,接受8月19日;
第二篇:提交5月15日,接受8月22日;
第三篇:提交3月13日,接受8月13日;
Bioengineering & Translational Medicine采用 OA 出版,作者需承担 2890 美元(约合人民币 2 万元)的 APC 费用。
学者1:总体来说自己做得好速度还是快的,有一点,送审不代表有机会,回来意见很重要
学者2:编辑和审稿人都很专业,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希望越办越好
学者3:2022.07.19投稿,2022.09.02大修,因为疫情补实验很慢,2022.11.01修回,2022.12.01接收。可能是因为做的东西偏冷门,只有两个审稿人,意见很中肯很实用。希望杂志越办越好!
学者4:10-Oct-2021 投;30-Oct-2021 大修;20-Nov-2021 修回;19-Dec-2021 小修;20-Dec-2021 修回;25-Dec-2021接收;整体投稿还算顺利,审稿人问题很有水平,很中肯,直击要害。
优势:学术认可度较高,最新影响因子 5.7,JCR 分区为 Q1,中科院医学大类属 2 区,能满足多数研究者发表需求;数据可靠,对中国学者友好,近三年中国发文量 176 篇居首,国内多所高校高频贡献。审稿高效专业,初审 11 天、提交到接受约 4 个月,审稿人意见有价值,且是开放获取期刊,利于成果传播。
劣势:采用 OA 出版,作者需承担 2890 美元APC 费用。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