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circulation:平均审稿速度6周,平均录用比例31%,年发表40篇,影响因子达2.0

时间:2025-08-04 17:47:02 | 来源:佩普学术官网 | 浏览:900

引言

Microcirculation一本血管生物学期刊,在血管和淋巴微循环方面贡献了重要的新发现。平均审稿速度为6周,平均录用比例为31%,所有文章都经过严格的审查。

期刊简介

期刊出版商为Wiley-Blackwell,出版国家为英国,1999年创刊,8期/年。非OA,Microcirculation范围涵盖完整动物、器官、细胞或分子水平的研究,以及针对微循环疾病和功能领域技术进步的最新审查。我们欢迎将生理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工程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应用于微循环问题的论文。还发表最先进的评论,涉及微循环疾病和功能领域的前沿领域或技术新进展。感兴趣的具体领域包括:血管生成、生长和重塑;气体和溶质的运输和交换;流变学和生物流变学;内皮细胞生物学和代谢;内皮、平滑肌、实质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之间的相互作用;调节血管舒缩张力;以及微血管结构、成像和形态测量学。论文还描述了用于研究微循环结构和功能各个方面的实验技术和仪器的创新。

  

ISSN:1073-9688

JCI期刊引文指标:0.49

h-index:76

CiteScore:4.60

是否预警:否

出版商:Wiley-Blackwell

期刊官网链接: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10.1111/(ISSN)1549-8719

索引/摘要

收稿范围和类型

该刊收稿的范围:生理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工程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

文章类型:评论和邀请评论。 特刊、研讨会或会议

期刊指标分析

分区

该期刊在大类医学分类里属于医学4区,在小类医学里属于4区,行业认可度较高。

从JCR数据能够看出,该期刊血液学类身处Q3区,排名为57;外周血管疾病类身处Q3区,排名为60,在学科内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和质量。

JCR分区为3区。

影响因子

最新影响因子达2.0,预计明年会上升。

自引率和引用关系图

最新自引率为5%,等于国际学术界普遍警戒的5%阈值。

引用该期刊的前20种期刊。

该期刊引用次数排名前20的杂志。

年发文及占比

2024-2025年发表40篇。

近三年国人发文为14篇。

近三年国人投稿量的排名为第2名,前三位发文单位依次为: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系统(5篇)、约翰·霍普金斯大学(4篇)、德克萨斯 A&M 大学系统(4篇)。 

审稿周期和录取率

官网发布的首次决定时间为17天,平均审稿周期为6周,平均接收时间为127天,从接受到online平均为20天。

录取率:31% 

近期出版的3篇文章,最快62天录用,最慢161天,具体时间如下:

第一篇:提交1月7日,接受6月18日;

第二篇:提交4月15日,接受6月17日;

第三篇:提交1月22日,接受6月13日;

编委会信息

主编,沃尔特·李·默菲 - 佛罗里达大学

副编辑,迈克尔·希基 - 莫纳什大学

版面费

非OA,版面费是3920美元(不含税),约合人民币28270.5891元;

2620英镑(不含税),约合人民币25095.7819元;

3290欧元(不含税),约合人民币27492.2658元。

网友经验分享

网友1:

ORCID是为开放学者身份标识(Researcher and Contributor ID)。ORCID ID是投稿人唯一且长久的学术身份,可将作者与其他研究人员区分开来,并同时会记录作者所有相关的研究活动。需要登陆每个作者的账号,然后在账号信息修改里面进行关联。
网友2: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 SCI )于1957 年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 ISI)在美国费城创办,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 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 SCI 最为重要。

期刊总结

Microcirculation收录了原创贡献,这些贡献是调查的结果,这些研究提供了与完整动物、器官、细胞或分子水平上的血管和淋巴微循环相关的重要新信息。论文描述了生理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工程、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在微循环问题中的应用。感兴趣的具体领域包括:血管生成和生长过程;渗透性、传输和交换;淋巴生物学;流变学和生物流变学;内皮细胞生物学;内皮细胞与实质细胞、平滑肌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相互作用;调节血管舒缩张力;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微血管结构的成像和形态学。还考虑了描述新的技术和仪器微循环创新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