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NICAL DYSMORPHOLOGY》作为中科院 4 区 / JCR Q4 的医学畸形学与临床形态学细分领域 SCIE 期刊,无预警风险,主要收录病例报告、短篇通讯与综述,适合罕见病临床医生用于表型描述记录,不推荐作为硕博毕业或职称晋升的核心SCI成果。

查看期刊详细指标入口:https://www.peipusci.com/sci/1334.html
官网网址:https://www.editorialmanager.com/cd/mainpage.html
期刊名称:CLINICAL DYSMORPHOLOGY
ISSN:0962-8827
最新影响因子:0.5(2024 年度)
JCR 分区:Q4(医学 - 畸形学 / 临床形态学领域)
中科院分区:4 区(医学大类 / 临床医学小类 - 畸形学方向)
年发文量:33 篇
自引率:0%
是否在预警名单:否
收录数据库: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
出版方:Wiley-Blackwell(国际顶级学术出版集团)
出版周期:双月刊(Bimonthly)
出版国家 / 地区:英国(UK)
创刊时间:1992 年
①影响因子
《CLINICAL DYSMORPHOLOGY》期刊近 5 年影响因子呈现 “稳中有降后微升” 的波动趋势,具体数据为:2020 年 0.816、2021 年 0.884、2022 年 0.7、2023 年 0.4、2024 年 0.5。整体处于 0.4-0.9 的区间内,未出现极端波动,其影响因子基数低但稳定性强,无因人为操纵导致的骤升骤降现象。

②发文量
2024-2025年发文量为33篇,近五年年发文量稳定在30–35篇之间,低发文量反映了其高度专业化定位与有限稿源。优势在于竞争压力小、录用相对容易;劣势是学术活跃度不足,缺乏高影响力研究支撑,导致引用网络萎缩。

③自引率
《Clinical Dysmorphology》自引率为0%,远低于国际警戒线(20%),甚至优于多数Q1期刊。这一指标表明其完全依赖外部学者的真实引用,无自我堆砌行为,学术生态健康。

先天性畸形表型与基因型关联分析
罕见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与诊断标准
畸形分类学与流行病学数据
畸形诊断技术改进与验证
不收录范围:
动物模型机制研究
基于细胞层面的基础医学研究
投稿:通过 Editorial Manager 系统提交;
①初审(1–2周):主编判断是否符合范围;
②外审(6–8周):通常邀请2位遗传学或儿科专家;
③决定:接受、小修、拒稿;
出版:录用后2–3个月内在线发布。
版面费:0元!不收取任何费用(非OA出版模式)
注意事项:
①非订阅用户需通过机构获取全文
②传播范围受限,可能影响成果被引率
选取畸形学、出生缺陷领域同层级(JCR Q4 / 中科院 4 区)的 2 本核心期刊进行对比,突出 CLINICAL DYSMORPHOLOGY 的核心竞争力与差异点:
| 对比维度 | CLINICAL DYSMORPHOLOGY | Birth Defects Research | Journal of Craniofacial Genetics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
|---|---|---|---|
| 影响因子(2024) | 0.5 | 1.6 | 0.3 |
| JCR 分区 | 遗传学 Q4 | 发育生物学 Q4 / 毒理学 Q4 | 遗传学 Q4 |
| 中科院分区 | 医学 4 区(遗传学) | 医学 4 区(发育生物学 / 毒理学) | 医学 4 区(遗传学) |
| 年发文量 | 33 篇 | 125 篇 | 28 篇 |
| 自引率 | 0% | 6.2% | 8.5% |
| 出版模式 | 非 OA(无强制版面费) | 混合 OA(开源占比 13.53%) | 非 OA(无强制版面费) |
| 审稿周期 | 6-12 周 | 4-8 周 | 8-14 周 |
| 核心优势 | 自引率 0%、学术健康度顶级、畸形学专业聚焦 | IF 更高、发文量适中、交叉学科适配性强 | 小众精品、病例报道门槛低 |
| 主要劣势 | IF 偏低、审稿周期偏长 | 自引率偏高、部分 OA 需支付高额版面费 | IF 最低、审稿效率低 |
注意事项:若研究具备分子机制或队列数据,应优先投递更高分区期刊。
①儿科、遗传代谢科临床医生;
②罕见病诊疗中心研究人员;
③单位对分区无硬性要求的医务工作者;
④仅需补充病例积累的非考核性发表需求者。
不推荐人群:
①国内硕博研究生(毕业需IF≥1.0或Q1–Q3);
②申报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医生;
③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科研人员;
④追求学术影响力的青年学者。
投稿经验一:“我们学校明文规定:SCI论文须为JCR Q1–Q3 或 IF ≥ 1.0。这本虽然被SCI收录,但Q4+0.5,科教处直接不认。我同事投了被拒,后来转投《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才过关。”
投稿经验二:“最初想投《Clinical Dysmorphology》,因为听说收病例快。但导师说‘这种老刊现在没人看,引用基本为零’,建议补充基因功能实验后投更高分期刊。最后发在IF 2.3的遗传学期刊,虽然慢一点,但对晋升有用。”
投稿经验三:“LWW出版社是正规军,不是水刊,但问题是——单位只看分区和IF,不看你是不是正规。0.5就是硬伤。”
投稿经验四:“正规但过时,安全但无用”—— 出版社靠谱、无预警、不收费,但IF太低、分区太差,无法通过国内主流科研考核。
《Clinical Dysmorphology》作为临床畸形学领域的专业期刊,在细分领域内具有一定认可度。尽管被SCIE收录,但其影响因子0.5、JCR Q4、中科院4区的定位,已难以满足当前国内主流科研评价体系对“有效SCI成果”的基本要求。仅适用于罕见病临床记录,不推荐作为毕业或晋升的核心支撑材料。
相关文章推荐
相关期刊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