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各位在药理学研究道路上奋力前行的小伙伴们!是不是常常在药物作用机制的迷宫中徘徊,为药物研发的突破绞尽脑汁,或是在寻找合适期刊发表成果时迷茫无措?在探索药物如何影响人体、如何研发更有效新药的征程里,难题一个接一个。别担心,PHARMACOLOGY就像一座闪耀的灯塔,为药理学研究照亮方向。它创刊于 1968 年,有着深厚底蕴,对全球药理学研究者敞开怀抱,特别欢迎中国学者加入交流。无论你专注于基础药理学的理论深挖,还是投身临床药理学的实践探索,都能在这儿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快带着你的研究成果来,让世界看到你的智慧结晶!
PHARMACOLOGY是一本在药理学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国际期刊,由 S. Karger AG 出版,出版周期为月刊。该期刊致力于展示和探讨药物研究的前沿视角,交流基础与临床药理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 。自 1968 年创刊以来,该期刊始终紧跟药理学发展步伐,不断推动领域内的学术进步。目前已被 SCIE 数据库收录,在中科院最新升级版分区表中,大类学科属于医学 4 区。
ISSN:0031-7012
JCI期刊引文指标:0.67
h-index:54
CiteScore:5.70
是否预警:否
出版商:S. Karger AG
期刊官网链接:
http://content.karger.com/ProdukteDB/produkte.asp?Aktion=Preise&ProduktNr=224274
该刊收稿的范围:是一本致力于分享最新动态的国际期刊 与药物发现、开发和治疗有关的发现、新闻和概念。原创科学 本期刊上发表的研究从基础研究到临床研究,反映了跨越的范围 从实验室到床边研究到现代逆向转化研究和精准医学方法。
文章类型:期刊主要发表研究文章、评论和评论,以鼓励知识转移和 对实验和临床药理学、毒理学、 药物医学和生物医学科学。
中科院分区,2022 年 12 月旧升级版和 2023 年 12 月升级版中,医学大类及神经成像小类均为 3 区;2025 年 3 月最新升级版中,医学大类和神经成像小类变为 4 区,且该期刊并非 Top 期刊和综述期刊,体现出其在神经成像领域学术定位的变化情况。
JCR分区:wos分区属于Q2区。在 “药理学与药学(PHARMACOLOGY & PHARMACY)” 学科领域,按 JIF 和 JCI 指标均属于 Q2 分区,体现出它在药理学与药学领域的学术影响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在 2024 - 2025 年,该期刊的影响因子为 3.2 。从 2015 - 2019 年间,影响因子大致保持平稳,在 1.5 - 2 区间波动;2020 - 2022 年影响因子显著上升,在 2021 - 2022 年达到峰值,之后有所回落,2024 - 2025 年又有所回升 ,反映出该期刊在药理学领域学术影响力的变化情况。
3 自引率和引用关系图
自引率:期刊 2024 - 2025 年的自引率数据,数值为 3.1%。2015 - 2025 年间,该期刊自引率整体呈波动变化趋势,2024 - 2025 年自引率为 3.1%,体现出其学术成果引用的相关情况。
引用本期刊次数最多的前20种期刊:
本期刊引用次数最多的前20种期刊:
年发文量:期刊 2024 - 2025 年的年发文量数据,数值为 43 篇。2015 - 2025 年间,该期刊年发文量整体呈先波动,后在 2020 - 2021 年前后保持相对稳定,之后逐渐下降的趋势,2024 - 2025 年发文量为 43 篇,体现出其在药理学领域的发文规模情况。
近三年国人投稿量的排名和发文单位
近三年,国人发文量69,排名第1,国人发文量占比51.88%。国内为该期刊近三年贡献论文较多的机构有南京医科大学(8 篇)、徐州医科大学(5 篇)、南方医科大学(4 篇)。
随机从官网挑选了三篇文章,最快接受时间为5个月,最慢接受时间为6个月。
第一篇,接收时间2024.8.17,接受时间2025.2.02
第二篇,接收时间2024.7.24,接受时间2024.12.14
第三篇,接收时间2024.4.03,接受时间2024.11.04
主编Stephan von Gunten :
瑞士伯尔尼大学药理学研究所副教授及主要研究员,于伯尔尼大学取得医师资格与博士学位,并完成医学教育硕士课程,还曾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他的研究领域专注于癌症与炎症性疾病的免疫药理学与糖免疫学研究。
编辑 Leslie Z. Benet :
Leslie Z. Benet 是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药学院生物工程院院长、生物工程与治疗学教授。他是美国医学科学院院士,在国际临床药理和药动学方面是权威人物。
根据官网信息,OA,版面费3950美元,约合人民币为28000元。
学者1:投稿一天后就被拒了,也没说原因
学者2:做的是药理学方向的分子机制,只有细胞实验,觉得该杂志喜好动物和人体实验,投稿分类都是专门列出来的,投稿第二天还是第三天就直接被拒,效率还是很高
学者3:审稿速度:2.0 | 投稿命中率:50.0经验分享:试水综述一篇,一审一个多月,修改时间三个月,修回后接近一个月,又让二休,修回后接近两个月收到回复,最终接收,共耗时7-8个月,个人觉得编辑还是比较认真的,审稿人也是看的比较仔细的。
学者4:有点惨淡,这1.5分都保不住,日子怎么过??
学者5:投稿一个月多,一直处于“under review”,询问了下稿件情况,编辑说是因为寻找审稿人困难,造成时间耽搁,然后回复他,要不要给他推荐其他审稿人(投稿中推荐审稿人为必需项),结果回复是他们还OK,结果悲剧了,第二天无缘由的就拒绝了,不知道是巧合,还是中国人的思维惹恼了编辑,哎,分享下,前车之鉴吧!
该期刊投稿优势在于,国人发文占比较高,近三年位居榜首,国内部分高校有一定发文量 ,对国内作者友好。影响因子 3.2 ,在 JCR 分区处于 Q2 区,有一定认可度,且自引率 3.1% ,处于合理范围。但劣势也较明显,中科院分区为医学大类 4 区,整体学术地位相对不高,年发文量仅 43 篇 ,投稿竞争较激烈,发表难度对于部分作者而言可能较大,对追求高影响力和高发文量期刊的学者吸引力有限。
相关文章推荐
相关期刊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