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MICO-BIOLOGICAL INTERACTIONS的影响因子为5.4,在相关领域具有较高的认可度。该期刊年发文量较为充足,能为研究者提供较多发表机会,且中国地区的发文量在该期刊中位居首位,显示出对国内研究成果的接纳度。
CHEMICO-BIOLOGICAL INTERACTIONS发表研究报告和评论文章,检查毒理学相关结果的分子、细胞和/或生化基础。
期刊名:CHEMICO-BIOLOGICAL INTERACTIONS
创刊时间:1969
影响因子:5.4
实时影响因子:5.394
五年影响因子:5.1
中科院分区:1区
自引率:1.9%
年发文量:352
发行频率:Semimonthly
●影响因子
期刊最新影响因子5.4,实时影响因子5.394,在行业里的地位一直很稳固,影响力也很稳定。
●分区
在大类领域中,此期刊归属医学2区;而在小类-毒理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药学,它处于1区和2区,在行业里有一定的知名度。
根据 JCR 数据,该期刊处于Q1区,其排名为46,这段时间期刊发展势头很好。
●自引率:一直以来,期刊自引率近期出现下降,在 2024 为1.9%,在合理范围内,没有大问题。
●预警情况:2020年到2025年,期刊无预警问题。
该刊收稿的范围,特别强调与化学品和生物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关的毒理学机制。结果可能包括由合成或天然存在的化学物质引起的所有传统终点,无论是在体内还是在体外。感兴趣的终点包括但不限于致癌、诱变、呼吸道毒理学、神经毒理学、生殖和发育毒理学以及免疫毒理学。
文章类型:原创性文章、综述、评论、给编辑的信。
●历年发文:近些年来,期刊的收文数量始终处于300篇左右,在 2024 年收文量是352篇,发文规模持续稳定,无明显波动。
根据 WOS 数据,在发文量位居前 5 的机构里,温州医科大学发文33篇,位居第二。
近三年的数据发现,中国地区在这本期刊上的发文量排名第1,为568篇,中国作者投稿会比较顺利。
根据官网数据,初审为9天,外审为53天,提交到接受为85天,接受到出版为8天,整个周期在3个月左右。
近期出版的3篇文章,最快2个月录用,最慢5个月。具体时间如下:
第一篇:提交5月25日,接受7月7日;
第二篇:提交2月23日,接受7月22日;
第三篇:提交2月20日,接受7月28日;
CHEMICO-BIOLOGICAL INTERACTIONS若选择 OA 出版模式,需支付 3490 美元的 APC 费用,换算成人民币约 2.5 万元。而选择非 OA 出版,则无需支付任何费用。
学者1:已投被拒,速度很快,但是审稿人意见不是很中肯的样子。
学者2:选这个杂志是因为看到官网周期短,且大多数人经验周期也短,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到我就非常非常令人难受。1月初投稿,没两天就送出去审稿了,但是时至今日已经7月底了,依然在under review.发邮件都催了三次了,但还是没有消息。因为这个错过毕业,emo了很久。
学者3:从23年12月15号投,很快under review。然后24年2月8号发邮件说找不到审稿人,拒了。
学者4:这个杂志挺好的,有效率,有质量。编辑人非常的nice,修改两轮后直接接受啦,接收后有事情联系编辑的时候非常尊重作者的成果和需求,很感谢这个杂志,去年就让我达到了博士毕业要求。
学者5:5月底投的,9月初接收,一共修了三次,除了第一次审稿花的时间较长有一个多月,后面两次都在半个月左右外审结束。补了很多很多实验。体感就是一定要认真答复。
优势:学术地位稳固,影响因子长期稳定在 5.4 左右,中科院分区中小类毒理学位列 1 区,JCR 排名稳居 Q1,在行业内认可度高。自引率仅 1.9%,发文规模稳定,年发文量约 352 篇。出版效率有保障,学者反馈编辑友好,修改两轮后快速接受。
劣势:有学者投稿后 7 个月仍处于 “under review”,因周期过长错过毕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