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1区TOP期刊,审稿2个月,国人发文量第一,可靠性高

时间:2025-09-11 19:35:09 | 来源:佩普学术官网 | 浏览:277

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是一本1区TOP期刊,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其审稿流程高效,整个周期约2个月,能为研究者提供相对快捷的发表通道。近三年,中国地区的发文量在该期刊中位居第一,中国学者投稿具有明显优势。

期刊简介

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是一本同行评审的开放获取期刊,发表有关新兴感染的研究。

期刊名: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

创刊时间:2012

影响因子:7.5

实时影响因子:7.397

五年影响因子:7.2

中科院分区:1区

自引率:4%

年发文量:280

期刊索引

期刊指标

●影响因子

期刊最新影响因子7.5,实时影响因子7.397,影响因子最近走低,在行业中的热度下降。

●分区

期刊位于大类-医学1区,在小类-传染病学、微生物学、免疫学位于1区和2区,是一本TOP期刊,行业内评价很高,适合发表高质量学术成果。

JCR数据显示,期刊位居Q1区,排名为13,期刊的学术水平过硬,非常靠谱。

●自引率:期刊自引率常年保持在6%以下,2024年为4%,投稿不用担心有隐患。

●预警情况:2020年到2025年,期刊不在预警名单中。

收稿范围和类型

该刊收稿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疫情监测、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细胞和分子发病机制、新兴微生物与其宿主之间的先天和获得性免疫反应、药物发现、疫苗开发研究。

文章类型:原创性文章、综述、评论、给编辑的信。

年发文及国人占比

●历年发文:近些年收文数量稍有上升,2024年为280篇,有更多机会把论文发表出去。

WOS数据显示,发文量前5的机构中,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文靠前。

近三年,中国地区的发文量第1,为497篇,中国学者投稿有很大优势。

审稿周期和录取率

根据官网数据,外审为39天,接受到出版为18天,整个周期在2个月左右。录取率为16%。

期刊版面费

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是一本OA出版期刊,需要支付APC为2990美元,相当于人民币2.1万元。

经验分享

学者1:审稿两周,修改一个月,返回后两周接收。总体来说不错。

学者2:感觉主编很给力,投稿后一次大修,一次小修后接收。是很强的新秀。

学者3:刚接收,蛮开心。审稿速度,看来是蛮快的,编辑会先看研究主题的重要性和创新性,然后送审,猜测是要求审稿人2周时间审完,刚好14天,然后编辑给第一次意见。不过具体周期还要看审稿人能不能及时回复了。

学者4:审稿速度还算可以,几天就拒稿。但理由很牵强:明明有类似文章在发表的,居然说不是emerging的。

学者5: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7在上面发了好多文章,而且质量极差。上网站上一查,原来都是编辑的实验室,课题组发的文章。估计文章投了一圈,没有接受,都往这个杂志发。应该是杂志作死的节奏。

期刊总结

优势:作为一本聚焦新兴感染领域的 TOP 期刊,其学术地位稳固,不仅位列中科院大类医学 1 区及小类传染病学,JCR 分区也稳居 Q1 且排名靠前,行业内认可度极高。期刊可靠性强,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等顶尖机构均为主要贡献者,投稿优势明显。

劣势:录取率仅 16%,竞争激烈,对投稿质量要求严苛。

相关领域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