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中科院1区Top降至2区,影响因子涨至8.5分,发文量反而暴增近1万?

时间:2025-07-10 10:30:08 | 来源:佩普学术官网 | 浏览:151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创刊于1979年,由Elsevier出版商出版,ISSN号为0141-8130。作为一本订阅型期刊,它的版面费根据是否选择开放获取(OA)模式有所不同:非OA模式无需支付版面费,若选择OA则需支付4390美元(约3.1万人民币)。

  期刊官网: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international-journal-of-biological-macromolecules

  01

  核心指标

  2025年影响因子为8.5,近五年呈显著上升趋势,影响力在生物大分子领域稳步提升。

  期刊年发文量急剧飙升,从每年3000多篇,飙升至发文9200多篇,意味着中稿率大幅度提升,但也让人担心同行评审能否保证这么多稿件符合学术水准。而且近三年国人发文占比约45%,在同类期刊中占比较高,说明对中国研究者接受度非常高,堪称 “国人友好型” 期刊。

  中科院分区从化学1区变为生物大类2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小类2区、应用化学小类2区、高分子科学2区;JCR分区均为Q1,属于该领域的优质期刊,适合追求较高学术水平的研究者投稿。


 

 自引率:2024年自引率为21.2%,远远高于安全警戒线,投稿时需注意参考文献的多样性,多引用其他期刊以降低风险。

  02

  审稿周期

  官网给出的审稿时间,首次对稿件做出决定平均14天,外审时间平均为83天,从提交到接收平均103天,从接收到发表平均8天。每个环节的审稿速度都很快。

  03

  期刊领域和研究类型

  收稿范围:专注于生物大分子领域,涵盖蛋白质、多糖、核酸、脂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性质、功能及其在医药、食品、材料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尤其关注具有创新性和应用前景的研究。

  04

  文章类型

  主要包括原创研究、综述、短篇通讯等。研究热点集中在生物大分子的提取与纯化、结构解析、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功能修饰、纳米载药系统构建、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等方向。

  05

  总结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是一本在生物大分子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期刊,影响因子较高且对国人友好,适合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食品科学、药物递送等方向的研究者投稿。

  虽然自引率略高,但审稿周期相对稳定,且收稿范围广泛,尤其欢迎具有应用前景的研究。投稿时建议突出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关系或实际应用价值,若有动物实验或临床前数据支持,将更易被接受,是科研工作者发表高质量研究成果的优质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