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被骂 “水刊” 却是JCR Q1!这本SCI录用率80%,不到18天直接Accept!
“毕业倒计时,实验数据刚凑齐,导师却让赶紧投SCI?看着高分区期刊的拒稿信,
你是否在深夜emo:有没有一本‘不挑数据、审稿快、还不坑钱’的医学SCI?今天小鹿就来揭秘科研人口中‘又爱又恨’的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IJMS)。”
小鹿把IJMS和同为3区的Plos One进行对比,同样发文量巨大,并且都有“大水刊”的争议:
指标 | IJMS | 对比对象 (Plos One) |
影响因子 | 4.9(中科院3区) | 2.9(中科院3区) |
网友分享录用率 | 80% | 70% |
审稿周期 | 平均16.8天 | 平均2.6个月 |
版面费 | 25496元 | 17129元 |
国人发文占比 | 35%(全球第一) | 25% |
亮点:从性价比上来说,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更值得选择。
投稿经验分享
网友1:“数据渣也能过” ,做的纯生信分析(TCGA+GEPIA)+3张图表,18天直接接收,审稿人只提了‘补充样本来源说明’的小问题。”适合没有动物/细胞实验,靠公共数据灌水的新手。
网友2:“编辑部24小时内送审,周末不休息!周五投稿,下周一就收到审稿意见。”
网友3:“接受Review Only 格式,无需原创数据!综述文章仅靠Meta分析就被接收。”
争议与风险
为什么被骂 “水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年发文量超1.7万篇,还有持续扩刊的趋势,自引率12.2%,加上还是MDPI旗下的期刊,部分高校将其列入‘谨慎投稿名单’。”
“但对于毕业压力大的研究生,‘水不水’不重要,‘能毕业’才是硬道理。该刊仍然是很多研究生倾向投稿的对象之一。
小鹿建议以下群体避免投稿:
①“追求学术声誉的青椒/博后”
②“研究方向与分子医学完全无关(如纯临床护理)”
③“所在单位明确禁止投稿高自引期刊”
总结
如果你正困于数据不够、时间紧迫的困境,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或许可以考虑考虑。避免投 “纯测序”“单细胞测序无验证” 的文章,另外返修务必回应 “样本量小” 的质疑,补充 “生物信息学预测” 作为证据。最后记得投稿前记得查看单位/高校的最新的期刊黑名单哦。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