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laysian Journal of Pathology:中科院四区,JCRQ4,病理学,未被预警,影响因子1.0
在医学的奇妙宇宙里,病理学堪称神秘的 “微观密码破译者” !你知道吗?身体里那些看不见的 “小战争”,疾病的隐秘起源,细胞的异常 “小动作”,都得靠病理学来把真相 “揪” 出来。而 1979 年诞生的Malaysian Journal of Pathology,就像一位超靠谱的 “魔法信使” ,穿梭在全球病理学界。
不管你是整天泡在实验室,对着显微镜 “捕捉” 病变细胞线索的科研先锋;还是在医院里,拿着病理结果为患者精准诊断的临床高手;又或是对病理学新理论、新技术充满热情的 “学术粉丝” ,都能在这本期刊里找到 “宝藏” 。它把世界各地病理人的智慧汇聚一堂,大家热热闹闹地分享新发现、交流好经验,一起让病理学这个领域光芒四射,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超带劲!
期刊简介
Malaysian Journal of Pathology于 1979 年创刊,是由马来西亚病理学家学会出版的一本学术期刊 。
期刊名:Research and Theory for Nursing Practice
创刊时间:1979
影响因子:1.0
实时影响因子:0.521
五年影响因子:0.9
中科院分区:四区
JCR分区:Q4
自引率:10.00%
年发文量:36
期刊索引
期刊指标
●影响因子
2024 - 2025 年度影响因子为 1.0 。该期刊影响因子前期呈下降趋势,在 2018 - 2019 年前后触底后开始回升,于 2021 - 2022 年达到峰值后又有所回落,近期有再次上升的态势 。
●分区
在中科院 SCI 期刊分区中,在 2022 年 12 月旧升级版、2023 年 12 月升级版以及 2025 年 3 月最新升级版中,大类学科医学均为 4 区 ,小类学科 “病理学” 也均为 4 区 ,且都不属于 Top 期刊和综述期刊 。这表明在国内中科院分区体系里,该期刊在医学大类及病理学学科中的影响力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
JCR分区:wos分区属于Q4区。在 “病理学”(PATHOLOGY )学科,按 JIF 指标分区为 Q4 ,JIF 排名 71/90 ,JIF 百分位 21.7% ;按 JCI 指标分区为 Q4 ,JCI 排名 75/90 ,JCI 百分位 17.22% 。这表明该期刊在国际主流分区体系(WoS)的病理学领域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
●自引率
自引率:024 - 2025 年度自引率为 10% 。该期刊自引率波动较大,且近年呈上升趋势 。
●预警情况
自2020年起,期刊均未在预警名单当中。
收稿范围和类型
该刊收稿的范围:该杂志的主要目的是发表病理学的学习和研究成果,特别是那些与马来西亚和该地区其他国家发生的人类疾病特别相关的结果。病理学一词将在其最广泛的意义上解释为包括化学病理学、细胞学、实验病理学、法医病理学、血液学、组织病理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
文章类型:社论,论著,综述文章,临床影像,研究快报,临床时间问答等。
年发文及国人占比
年发文量:2024 - 2025 年度发文量为 36 篇。该期刊发文量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2020 - 2021 年达到高峰后回落 。
期刊版面费
根据官网显示,混合OA,版面费500美元,约合人民币3500元。
经验分享
学者1:审稿速度:1.0 | 投稿命中率:75.0经验分享:好期刊不好投啊,现在想投个3分左右的就很困难,还是想办法怎么多投几篇低分的,这个期刊投过好几篇还是挺容易中的。
学者2:好期刊不好投啊,现在想投个3分左右的就很困难,还是想办法怎么多投几篇低分的,这个期刊投过好几篇还是挺容易中的。
期刊总结
该期刊影响因子前期虽有波动,但在 2024 - 2025 年度达到了 1.0,且呈现出回升态势 。对于一些处于学术起步阶段,或者研究成果处于积累期的作者而言,这样的期刊在影响因子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发表机会, 意味着论文发表后还是有机会获得一定关注和引用。但是,尽管发文量相对稳定,但随着病理学领域研究的不断发展,关注该期刊的作者数量可能会增多,投稿竞争压力可能会逐渐增大 。作者需要在研究的创新性、方法的科学性、结果的可靠性以及论文写作质量等方面不断提升,才能在众多投稿中脱颖而出。在国际病理学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限 。论文发表后,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广度和深度会受到一定限制,不利于作者快速提升国际学术声誉,以及参与国际顶尖的学术合作与交流。
相关领域期刊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