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Immunology:科研人必追!Science旗下1区top新贵,IF=17.8,投稿“三青”不愁,年底奖金大翻倍!
今天介绍的SCI是稳居1区top行列,Science家族的“免疫新贵”
——Science Immunology,是AAAS旗下的顶级免疫学专业期刊,作为《Science》的子刊,自2016年创刊以来,迅速成长为免疫学领域的“学术标杆”。
Science Immunology接收原创研究,以及综述、社论、焦点文章和观点。涵盖的领域范围从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生物学的基础研究(免疫细胞发育和分化、免疫基因组学、系统免疫学、结构免疫学、抗原呈递、免疫代谢和粘膜免疫学)到免疫对健康和疾病的贡献(宿主防御、炎症、癌症免疫学、自身免疫、过敏、移植和免疫缺陷)。
核心指标
影响因子:最新是17.8分,五年影响因子是19.2分,实时影响因子:15.709,持续保持高位;自引率仅 1.7%,在安全范围内。
JCR分区:免疫学(IMMUNOLOGY)Q1区,JIF排名 6/181(Top 3%);
中科院分区:大类医学和小类免疫学稳居1区,Top期刊;
CiteScore:26.9,在免疫学与过敏反应领域排名 7/231(Top 3%),彰显全球高被引地位。
审稿周期
审稿周期:官宣初审7天,外审60天,从投稿到录用的时间是205天,稍长,接收发表25天,整体看时间是长的。
录用率仅7.1%,很低很低,年收文1752篇,审阅14.8%。
小鹿建议
选题方向
聚焦“范式突破”:优先选择“颠覆传统认知”的研究(如“发现新型先天免疫细胞亚群”);
绑定“领域空白”:关注未被充分研究的方向(如“衰老相关免疫重塑”“环境因素对黏膜免疫的长期影响”)。
避坑指南
避免“数据堆砌”:需突出“机制深度”而非“数据量”(如“10个基因差异表达”不如“1个关键通路的调控网络”);
回应“潜在质疑”:在投稿信中主动说明研究局限性(如“仅在小鼠模型中验证”),并提出下一步计划(如“将开展人源化小鼠实验”)。
相关文章推荐